中医治未病
秋分时节养生 稳情志、调饮食、慎起居
- 分类:中医养生
- 作者:于倩、史爱华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6-09-22 00:00
- 访问量:
秋分时节养生 稳情志、调饮食、慎起居
秋分在古代称之为地门关、地门闭,表示阴气渐盛,从此天气就越来越凉了。所以中国的古谚上说:“秋分雷始收声。”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按照《素问-至真 要大论》所说:“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阴阳所在不可出现偏颇。那么,在此时节人们该如何养生呢? 就此,唐山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王清贤给出了这样的指导:
稳情志
“秋风秋雨愁煞人”,秋分节气,看到草叶枯落、花木凋零,人们不免心中勾起悲凉、垂暮之感,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严重影响患者康复。所以这时,人们应保持神志安宁,减缓秋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保持精神饱满、积极乐观的心态,我们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适当进行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娱乐活动,如画画、养鸟、赏花。
调饮食
秋分时节养生,调节饮食也尤其重要。科学合理的饮食搭配有助于降低秋季病情复发的几率。在刚刚过去的夏天,我们大量进食了瓜果,虽然不至于造成脾胃疫患,却已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入秋后再大量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因而,入秋之后应少食瓜果,脾胃虚寒者尤其应禁忌。秋分膳食一是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年老胃弱者,可采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二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要注意进补适量,忌以药代食,提倡食补。秋季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如乌骨鸡、猪肺、龟肉、燕窝、银耳、蜂蜜、芝麻、核桃、藕、秋梨等。秋分的空气比较干燥,所以,我们把进补的物品制成汤水服用也比较适宜。一般人宜用食补,即选择新鲜的白菜、萝卜、莲藕等加入鱼、肉等做成汤,如花生鸡爪汤、莲藕牛肉汤等。不宜多饮含气体的饮料,可选用胖大海加冰糖或白菊花加蜂蜜浸泡,既可补充体内水分,又可起保健治疗作用。
慎起居
在作息起居上,王清贤建议大家早睡早起,常到室外、公园等空气清新处活动。早睡是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是舒达阳气。近代研究表明,秋天适当早起,还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起床前适当多躺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义。但秋分后,气候逐渐干燥,因而皮肤水分蒸发快,故易造成皮肤干裂、皱纹增多、咽喉燥痛、大便秘结等,因此秋天预防秋燥是也不可小觑,那么,我们的室内就要保持一定的湿度,还要重视补充机体水分,要避免过劳和剧烈运动使气液耗损。而秋末气候转凉,这个时期也是中风和心肌梗死发病的高峰期,极容易导致猝死。因此,同时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心病的人,对气候的变化更加敏感,很容易导致诱发甚至加重病情,因而也要注意适当添加衣物,注意保暖,以保证我们的身体逐渐适应秋分后的气候环境,从而平稳度过秋季。
王清贤提醒:秋分过后,天气将逐渐转凉要注意防止寒凉之气伤身,市民朋友最好要记得及时添衣保暖,特别是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