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
为什么春季要养肝?
- 分类:养生常识
- 作者:
- 来源:唐山市中医医院党办室
- 发布时间:2020-03-26 00:00
- 访问量:
为什么春季要养肝?
春季养肝正当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打乱了我们的生活,但是春天的脚步依然如约而至,春季养生肝为先,那么如何做好春季养肝呢?
为什么春季要养肝?
春天是一年之始,阳气生发,万物生发,自然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医认为人跟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天人合一,顺应四时。春天在五行中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是属木性,因而春气通肝。春季时如果肝血不足、肝气郁结,就会导致心烦急躁、精神抑郁、两目干涩、视物昏花、失眠多梦、睡眠不足、头晕目眩、胸闷肋胀等一系列症状。在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中医认为,春天是肝旺之时亦是养肝之时,“未病先防,有病防变”要加强对肝脏的调养。
唐山市中医医院腔镜微创中心肝胆外科副主任中医师李伟认为人体要顺应自然界四时的变化,即使我们宅在家里,也可以“以逸待劳、春季养肝”。建议大家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静卧养肝:主要是从生活作息方面要做出调整,避免熬夜,一定要早睡,为什么呢?因为中医认为肝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是:肝藏血:夜卧则血归肝,根据中医子午流注理论,子时(23:00~1:00)属胆经循行时段,丑时(1:00~3:00)属肝经循行时段。因此应早睡眠,特别保证这段时间的睡眠,以利于肝胆的养护。肝病患者特别应注意保证睡眠,以使血能归肝,使药物能更好的发挥治疗效果。女性养生以养血为主,如果经常熬夜常常会阴血亏虚,造成面色萎黄、失眠多梦、月经量少等肝血亏虚的症状。
▲动静结合、舒展筋骨:虽然户外运动受到了限制,我们不能去踏青、郊游,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时间去户外小区里适当运动(注意戴好口罩、注意防护、避免人群聚集);另外也可以在中午气温比较高的时候开窗通风,同时做一些舒展筋骨的运动,推荐大家可以做一下太极拳或者八段锦:这两项运动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能够锻炼呼吸,使人静下来,畅通气血,排除体内的毒素,同时让呼吸深长,气入丹田,这叫“息息归根”;二是能舒展筋骨:“肝主筋”,筋伸展开了,肝气就调达了,人体的气机就平稳了,这叫“以形导气”。所以民间有句俗语,“筋长一寸,寿长十年”就是这个道理。同时这两项运动不但动作比较简单易学,而且难度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己掌握,适合各个年龄段朋友,大家在抖音、西瓜视频里边搜索有很多教学视频,非常适合在家里自学。
▲保持心情舒畅:疫情期间大家被“宅”在家里时间比较长之后,易产生急躁或者抑郁情绪,要学会自我调节,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调畅人体气机,全身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全赖于肝来调畅气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同时五脏的情志都由肝的疏泄功能来条畅:怒、喜、思、悲、恐,对应五脏--肝心脾肺肾。人体的喜怒哀乐可影响脏腑功能,所谓“怒则气上”、“怒伤肝”。因此,情志的太过与不及,都可导致气血运行失常,脏腑功能失去平衡,所以我们要通过和家人、朋友交流进行自我调节,也可以听听欢快的音乐等疏解自己急躁或抑郁的情绪,保持身心健康。
▲饮食得当:有人说这次疫情成就了众多“家庭主厨”,大家想尽办法来通过饮食调节比较单调的生活,这是非常好的,那么我们不妨在春天来临的时候多选择一些适合养肝的食材,比如一些芽类蔬菜(如绿豆芽、黄豆芽、豌豆苗、蒜苗、韭黄、竹笋)顺应自然,有助于人体的升发,促进气机条达;春天还可以多吃一些五谷杂粮和豆类,因为它们都是植物的种子,种子是能量最集中的部分,是精华的东西,可以激发生命的活力,并且有利于降脂减肥;中医素有“五味入五脏”,“五色入五脏”之说,青色入肝,多吃绿色的蔬菜,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及膳食纤维适宜养肝;另外,适量吃一些甜味食物,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旺四季”,如:龙眼、糯米、山药、薏米、扁豆等,补益脾气,气血生化之源充足了,肝血也就足了,肝气、肝火也就不旺了。
▲按摩穴位、强肝健体:四个脚上的肝经大穴:大敦、行间、太溪和太冲,可以自行按摩几分钟,简单而有效。
大敦穴
【位置】位于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脚拇趾趾甲边际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
【手法】用大拇指按压大敦穴,力度以有疼痛感为佳。指压时强压7-8秒钟,再慢慢吐气,每天睡前重复10次左右。
【功效】清肝明目,清爽头脑。
行间穴
【位置】行间穴位于足背侧,大拇趾、二趾合缝后方赤白肉分界处凹陷中,稍微靠大拇趾边缘。
【手法】用大拇指点按在行间穴的位置,轻轻按揉3分钟左右,稍微用力,以感觉压痛为度。如果是懒得用手按,也可以光脚,用一只脚的拇趾去踩另一只脚的行间穴位置。
【功效】此穴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若肝火太旺,按揉此穴,可以泻心火,疏肝理气。
太溪穴
【位置】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即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双测对称,即两个。
【手法】盘腿正坐,用左手拇指指腹按压右侧的太溪穴,按压时先按顺时针方向旋按20次,然后再按逆时针旋按20次。
然后以相同的手法用右手拇指指腹按压左侧的太溪穴。按揉时力度保持适中,每次按揉5分钟左右,每天2次。
【功效】此穴是肾的原穴,是储存肾脏元气的仓库。肝属木,肾属水,所以养肝必须要滋阴。用太溪调动肾脏的功能,能够更好地'滋水涵木'。
太冲穴
【位置】位于足背侧,在第一、二脚趾骨连接的凹陷处。
【手法】用手指沿脚拇指、次趾中间向脚背方向按压几次,一次1分钟。
【功效】此穴是肝经的原穴,是储存肝经元气的仓库。按摩刺激太冲穴,能调动肝经元气,使肝脏功能正常。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让我们一起期待疫病退散,春暖花开。
李伟,唐山市中医医院腔镜微创中心肝胆病科副主任中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获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二等奖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