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
芒种:中医提醒养胃正得时
- 分类:养生常识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6-04-01 00:00
- 访问量:
芒种:中医提醒养胃正得时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标志着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农谚“芒种忙忙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芒种过后,雨量增多,空气潮湿闷热,最容易引起体内阳气郁滞而不能透发于外,变生为热,与外界的暑湿之邪共同为病,引起不思饮食、胸脘痞闷,易发心烦、身重、身热、精神萎靡、头昏、大便稀溏等脾胃病症。所以,芒种时节养生更要注重调养脾胃,才能使苦夏不苦。
从饮食养生来说,芒种气温渐升高,人们的新陈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大,营养物质随汗液丢失多,心脑血液供给不足,人们常常感到身体困乏,没有食欲,被称为“苦夏”。而苦味食物具有清热解暑、泄热养阴、入心经、脾胃经的功效。芒种后,可适当吃些苦味食品,比如苦瓜、莲子、芥蓝、荞麦、生菜等,对人体大有裨益的,正所谓苦夏食苦夏不苦。另外,古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提出,食粥是夏季最佳饮食,可将绿豆、莲子、荷叶、芦根、扁豆等加入粳米中煮粥,凉后食用可起到健脾胃、祛暑热的功效。可以适当多饮水,但不可以用饮料代替水,汽水、果汁、可乐等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及电解质,这些物质会对胃产生不良刺激,反而会影响消化和食欲。
日常起居方面,到了芒种时节,可以适当的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但要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夏日昼长夜短,中午小憩可助恢复疲劳,有利于健康。芒种过后,午时天热,人易出汗,要勤洗澡、勤换衣,以疏泄“阳热”。但也应注意不可贪凉太过,否则,容易贼风入中而得阴暑之证,年长之人又易致风痹不仁、关节酸痛等症。
再有,金代养生家丘处机《摄生消息论》云,夏季“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芒种后天气炎热,易引起上火,保持心境平和,宁静畅达,可取得“心静自然凉”的效果。
“人法天地而生,顺四时而成”,朱医生提醒:芒种时节,一定要顺应天气变化,调摄养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及时补充营养物质,采取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以便更好地度过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