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天地
中药冷敷技术
- 分类:中医护理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6-03-25 00:00
- 访问量:
中药冷敷技术
中药冷敷技术是将中药洗剂、散剂、酊剂冷敷于患处,通过中药透皮吸收,同时应用低于皮温的物理因子刺激机体,达到降温、止痛、止血、消肿、减轻炎性渗出的一种操作方法。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外伤、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的初期。
二、评估
1.病室环境,温度适宜。
2.当前主要症状、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3.患者体质是否适宜中药冷敷。
4.冷敷部位的皮肤情况。
三、告知
1.冷敷时间为20~30分钟。
2.局部皮肤出现不适时,及时告知护士。
3.中药可致皮肤着色,数日后可自行消退。
四、物品准备
治疗盘、中药汤剂(8~15℃)、敷料(或其他合适材料)、水温计、纱布、治疗巾,必要时备冰敷袋、凉性介质贴膏、屏风等。
五、基本操作方法
1.核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协助患者取合理、舒适体位,暴露冷敷部位。
3.测试药液温度,用敷料(或其他合适材料)浸取药液,外敷患处,并及时更换(每隔5分钟重新操作一次,持续20~30分钟),保持患处低温。
4.观察患者皮肤情况,询问有无不适感。
5.其他湿冷敷方法
(1)中药冰敷
将中药散剂敷于患处,面积大于病变部位1~2cm。敷料覆盖,将冰敷袋放置于敷料上保持低温。
(2)中药酊剂凉涂法
将中药喷剂喷涂于患处,喷2~3遍,面积大于病变部位1~2cm。敷料覆盖,将冰敷袋放置于敷料上保持低温。
(3)中药散剂冷敷法
将中药粉剂揉于患处或均匀撒在有凉性物理介质的膏贴上,敷于患处,面积大于病变部位1~2cm,保留膏贴1小时。
6、操作完毕,清洁皮肤,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六、注意事项
1.阴寒证及皮肤感觉减退的患者不宜冷敷。
2.操作过程中观察皮肤变化,特别是创伤靠近关节、皮下脂肪少的患者,注意观察患肢末梢血运,定时询问患者局部感受。如发现皮肤苍白、青紫,应停止冷敷。
3.冰袋不能与皮肤直接接触。
4.注意保暖,必要时遮挡保护患者隐私。